除了自动驾驶这些新技术也能大幅提高驾车体验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3-16 13:55:40

除了自动驾驶这些新技术也能大幅提高驾车体验

[摘要]驾驶员识别、防止疲劳驾驶和路怒症以及手势控制,都可以进一步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腾讯数码讯(言言)毫无疑问,关于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这些曾经只属于未来的概念,现在已经逐渐走到了我们的身边。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更关注全自动驾驶汽车,但是对于驾驶员本身来说,也同样值得关注。

目前汽车想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还需要许多年的时间,但是半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很多高端汽车的标配功能,而半自动驾驶也必须要学会更好的理解驾驶员的习惯,并且通过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系统,来提高驾驶安全性。

而对于半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来说,其实还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才能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

1、驾驶员识别

汽车共享虽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但是却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水平和成熟度。不同的用户开始分享同一辆汽车,不仅有利于环保,而且能够更有效的将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的汽车利用起来,节约经济成本。而在不同乘客的识别上,同样可以提升一定的便利性。汽车会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来分析不同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份,然后自动调整乘客喜欢的配置和使用习惯。另外,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进一步访问乘车人的信息,而一旦人工智能系统识别成功,那么就会自动调整空调温度、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音乐音量等。

同时,不同驾驶者的年龄和性别在未来的车联网和半自动驾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汽车足够智能的话,那么就会根据不同的乘客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比如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乘客推荐不同的餐厅,并且还可以根据乘客年龄和性别推送不同的流媒体音乐(比如Spotify、Pandora、Apple Music等),甚至还可以推送精准匹配的广告。

2、防止疲劳驾驶和路怒症

驾驶分心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疲劳驾驶和打盹也是主要的原因。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保守估计,美国每年大约有10万起交通事故都是由于疲劳驾驶所导致。而这些事故导致了大约1550人死亡、7.1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美元。而如果使用计算机视觉系统对驾驶员的虹膜(视线)进行追踪、检测眼球动作、眨眼频率、头部的动作识别,那么车载传感器可以确定驾驶员是否处于瞌睡、疲劳以及愤怒等不同的状态。如果检测到司机已经有打瞌睡的迹象,那么汽车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并且自动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防止事故的发生。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为已经有一些汽车厂商开始尝试在车内安装摄像头了,但是这远远还不够。真正的“魔法”是通过嵌入式的计算机视觉系统与深度学习系统,来检测驾驶员的实时状态并且进行深度分析,而不仅仅只是通过车载传感器来识别驾驶员是否闭眼。而人工智能系统则可以更好的了解驾驶习惯和特点,如果驾驶员本身就习惯于更多的眨眼,那么系统就会理解为自然行为而不会报警。而同样有人本身眼睛就比较小、或者习惯于半睁状态,那么通过面部识别和分析系统,也不会出现误报的现象。

除了疲劳驾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之外,路怒和情绪同样也值得关注。而系统通过头部和声音的追踪来识别驾驶员情绪是否稳定,并且通过特定的音乐和提醒来让驾驶员心态平和,也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提升驾驶交互体验

当今汽车的车载娱乐系统本身也比较容易造成驾驶分心,虽然触控屏幕看起来很时尚、很高科技,也让仪表盘看起来更简约,但是在操作的时候与传统物理按键相比,更容易让驾驶员分心,尤其是复杂的触控菜单更是需要多次点击才可以实现目的。根据研究显示,触控操作中控菜单通常平均需要5秒钟才会完成一次操作,而如果当前时速为90公里,那么相当于蒙眼5秒钟行驶超过一个足球场的距离。因此驾驶员需要更自然、更简单的方法来对车载系统进行控制,比如手势和声音识别。

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势和姿态识别,可以对车内一些基本功能进行操作(比如动动手指切歌、摆摆手挂电话等),而这些都可以减少驾驶分心的情况,减轻驾驶负担。而现在宝马已经实现了在旗下7系轿车中使用手势控制的功能来进行车载娱乐系统的使用。

虽然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提高驾驶体验,但是依然还有导致分心驾驶的可能性,比如开车看手机、发短信等等。而现在通过各种车载传感器,包括计算机视觉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等,都能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在未来有希望实现一个“无事故”的交通系统。

来源:venturebeat

精彩视频推荐: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分享至:

你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