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CNMO > 评测 > 正文

追本溯源 探究Hi-Fi和无损音乐之间关系

CNMO 【原创】 作者:马俊杰,杨辰 2016-01-11 05:30
评论(0
分享

  聊完了有损压缩,接下来我们聊聊无损压缩。Hi-Fi是什么?相信看完了小编之前的一些Hi-Fi文章大概也有一定的共鸣了,简而言之就是高保真,再肤浅和不严谨地说,其实就是在智能手机上听互联网下载的音乐,也能够还原当年在唱碟机听CD那种快感。无损音频格式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生的,配合之前讨论的Hi-Fi芯片和Hi-Fi音质,再结合整个声音回放过程的每一步都进行优化,最终能够达到高保真的目的。

  无损音频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WAV、FLAC、APE、DSF(DFF/DIFF)、DST、AAL、ALAC。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格式,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用下面一张图快速理清其中几种格式关系:

追本溯源 探究Hi-Fi和无损音乐之间关系
各种格式间关联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CD、MD、SACD的历史,CD数字声频信号(CDDA)是由索尼和飞利浦在1980年期间作为音乐传播的一个形式来介绍的。同样,上面提及的AAC也是索尼主导的格式。CD存在的弊端,索尼也是知道的,早在1992年,MP3播放器(1998年诞生)还没出现的年代,索尼已经批量生产出MD(Mini Disc)这种音乐存储介质,预计在不久将来用于取替CD,相比CD,在外观上体积进一步缩小,不过容量上只能存储140MB(数据模式)或者160MB(音频模式)。相比CD那动辄650~750MB的容量确实不够看。而且拷贝1首MD曲目的时间等同于这首歌曲本身播放的时间长短,这是什么概念呢?一首长度为3分钟的歌曲,你把它拷进去MD的时间也是3分钟,积小成多,十几二十首歌曲加起来就有一个多小时了,拷贝的过程和你享受歌曲的过程竟然是1:1时间花费,这也是MD最大的硬伤。MD终究没有解决CD的根本性问题——不够便携和难以传播。

追本溯源 探究Hi-Fi和无损音乐之间关系
MD播放器

  SACD则是在MP3干掉MD和CD之后,索尼和飞利浦再度联手推出的一种数字音频格式。SACD(Super Audio CD)类似DVD光盘,播放时需使用SACD专用播放设备,才能够凸显SACD的独特音质。黑胶唱片是使用模拟信号进行记录的,CD和SACD都是使用数字信号进行记录的,所以我们不妨对比一下CD和SACD在参数上区别。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

追本溯源 探究Hi-Fi和无损音乐之间关系
SACD和CD参数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SACD相比CD除了在音质上(信噪比、采样率)更上一层楼,在光盘单碟存储量也翻了几倍。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无损音乐格式的探讨中来。CD在电脑上显示的文件后缀名为.cda,相应地,SACD在电脑上显示的文件后缀名为.DIFF/.DFF/.DSF,区别只是飞利浦和索尼官方称呼不同,而DST格式则是在DFF/DSF基础上进一步轻度压缩得到的。类似的还有WAV轻度压缩得到了FLAC和APE文件。

  WAV和WMA很容易混淆,不仅仅名字长得像,连爸爸也是同一个——Windows,不过WAV是无损音频格式。Hi-Fi手机是不能够直接播放.cda格式的文件,必须使用抓取音轨的方式,将CD文件转成电脑能够识别的WAV格式。重点来了,WAV文件既然是直接在CD文件上抓取音轨,按道理可以看作是将CD介质上音频文件以另一种形态保存下来,这种形态更适合传播和分享到互联网。

  以vivo Xshot为例,小编将上述几种无损音频文件拷贝到手机中,发现SACD的文件能够显示,但是无法播放,而WAV、FLAC和APE则全部能够播放,这也是如今一众Hi-Fi手机必备的硬实力。

追本溯源 探究Hi-Fi和无损音乐之间关系
各种音频文件在Hi-Fi手机识别率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AAL(ATRAC Advanced Lossless)是索尼在2005年9月发布的,ATRAC家族中唯一的无损压缩规格。AAL压缩率约为CD的30%~80%,索尼在06年发布的NW-S700F和NW-S600两台Walkman MP3随身听设备开始支持这种格式音频。

  至此,就剩下ALAC(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这种苹果定义的无损格式没有介绍了。根据百度百科资料,2004年4月,苹果将其作为iTunes4.5和QuickTime6.5.1其中一部分进行公布,当时便携式数字多媒体播放器仅有iPod能够播放这种音频格式,2011年11月,苹果宣布这种格式支持开源,ALAC格式在当时只支持iPhone、iPad、iPod、Mac等苹果设备。

追本溯源 探究Hi-Fi和无损音乐之间关系
ALAC格式

  总结:通过回顾了音频界(Hi-Fi界)那么多文件格式,我们不难发现,无损音频在近几年迅速抢占市场。而且像WAV、FLAC、APE的无损音频格式在Hi-Fi手机上已经能够用内置播放器直接播放,即使是DFF这类来自索尼和飞利浦的无损音频格式,由于采用了另一种编码方式(DSD),内置音乐播放器无法直接解码,但是能够借助第三方音乐播放器通过软解方式(又扔给万能但可怜的CPU)进行播放。所以智能手机如今能够播放的无损音频格式已经有很多,厂商们对于Hi-Fi音质的源头——音源文件(压缩率和采用率)十分重视,间接也体现了Hi-Fi和无损音乐间的密切关系。

追本溯源 探究Hi-Fi和无损音乐之间关系
SACD采用了全新编码技术

  另一方面,小编在本文简单回顾了从CD、MD、MP3等有损音频、SACD、WAV等无损音频的发展历程,无损音乐在Hi-Fi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从1980年CD诞生开始,经过36年时间直到今天,无损音乐依然还是主流发展趋势,MP3等有损音乐只是在CD/MD过渡到SACD介质,以及WAV、FLAC、APE等无损音乐出现之前充当了过渡角色。无损音频出现也告别了CD时代不便携和不易传播的缺点。

  最后也是前几期文章小编和各位分享过的实验数据,即使是320Kbps码率的MP3文件,相比WAV格式无损音乐,在手机开启Hi-Fi模式后,在听感上,后者带来的音质提升还是比较可观的,而MP3文件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Hi-Fi回放除了要有Hi-Fi芯片加入、Hi-Fi音效(特指还原性音效)的加持,还需要追本溯源,在音源文件挑选上下功夫,否则只会徒劳无功,输在起跑线上。

分享

加入收藏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用其他账号登录:
请稍后,数据加载中...
查看全部0条评论 >
火热围观
潮机范儿

Copyright © 2007 - 北京沃德斯玛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发邮件给我们
京ICP证-070681号 京ICP备090812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3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