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CNMO > 新闻 > 正文

“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即将圆满落幕

CNMO 【原创】 作者: 2008-02-23 21:13
评论(0
分享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北京市旅游局主办,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经过600多个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即将落幕。五部由世界著名导演执导的北京城市宣传片将承载着北京的古老、时尚而又热情的形象展现在世界观众面前。

“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即将圆满落幕


  “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是一项在世界范围内邀请5位国际著名导演为正在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各执导一部城市宣传片的活动,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伊朗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吉迪、法国著名导演帕特利斯·勒孔特、英国著名导演达瑞恩·古德里奇和中国香港著名导演刘伟强作为受邀导演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也因受邀导演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以及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的吸引力,而成为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举办的最具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即将圆满落幕



    在本次活动的影片创作和拍摄过程中,五位世界著名导演秉承了以往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各讲述了一个或优美或激扬或令人振奋的北京城市故事,一个古老、时尚而又热情的北京在他们执导的北京城市宣传片中得以展现。

  此次应邀来京参加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首次踏上中国的国土。来到北京后,他被北京深深地吸引,他说:“为北京拍摄这部短片是我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经历,因为我很早就爱上了这座城市。我看到街上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既相信未来,又不放弃传统,北京人的热情和这座城市浓厚的人文氛围很让人感动。”让托纳多雷感动的“年轻人既相信未来,又不放弃传统”的精神,被他演绎在了他执导的北京城市宣传片《重聚》中。

  作为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的代表作《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讲述的都是平凡得近乎没有故事的故事,但却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观众,成为人们内心中一份永远珍藏的美丽。《重聚》讲述的同样是一个平凡但真切感人的故事——

  2008年奥运会越来越近了,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喜迎奥运的欢乐气氛中,街道上的人群熙熙攘攘。清晨的街边公园,一位老人正悠闲地打着太极拳,尽管已是满头白发,但依然精神饱满,这吸引了正开车行驶在附近路上的公交女司机的目光。回到家里,女司机翻出了半张泛黄的老照片,她面带微笑在纸上写了起来。此后,一封封信件被传递着,奥运场馆的工程师、展览馆的解说员、正在外景地拍摄的摄影师、交响乐团的竖琴演奏员……忙碌在不同岗位上的很多人都陆续接收到这样的讯息,感受着同样的惊喜。北京一座旧宅响起了敲门声。开门的是那位练太极拳的老人。眼前的一切惊住了她——几十张陌生的面孔期待地望着自己。随着大家陆续报出自己的名字,她回想起,这些“陌生人”曾是自己30多年前的学生!大家笑着围向老师,互相拥抱,沉浸在喜悦中。忽然,老师发现少了一个人,看着学生们遗憾、迷惑的样子,老师脸上流露出忧伤。准备合影留念了,这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从远处跑来一个人。看着大家欢呼,老师仍一脸不解,女司机拿出了那半张老照片。老师看了看照片里那个瘦小的男孩,又望着面前这个男人,会心地笑了。照片的两半拼合在一起。一张张儿时的笑脸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大家围聚在满头白发的老师身边,重现了当年的场景。快门按下,留住了这个幸福的瞬间。

  伊朗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吉迪同样是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国土,在参观过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了北京的城市规划并与北京什刹海体校和北京北海幼儿园的孩子亲密接触后说:“我是第一次来北京,但一来到北京就感到很亲切,我们的文化是相通的。中国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中国的人民是让这个地方充满神秘而又神奇的源泉。”

  孩子是马吉迪导演影片中的最爱。这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伊朗导演,他用自己手中的摄影机对准平民的日常生活,真诚地去描摹伊朗人们有质感的真实生活。他的代表作《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颜色》和《手足情深》等都是儿童题材的电影,影片中所表现的孩子们纯真眼光中的世界,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进而阐释了伊朗人民对生命的热诚。此次由马吉迪执导的北京城市宣传片题为《飞扬的五环》,整部作品仍延用导演最擅长的手法,以孩子的视角去展现北京的风貌——

  北京的清晨,鸽哨声回荡在空中,阳光透过树枝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依稀有一些潮湿的雾气还未散去。跨进校门,在白色的鲁迅雕像下,穿着黄、蓝、绿、紫、红五种颜色校服的少年们抬头仰望着鲁迅像,清澈的眼神中凝聚了无限的希望与憧憬。少年们欢呼雀跃,手中拿着不同颜色的气球,并且将自己的心愿和祝福写在气球上。一束金子般的阳光从屋檐上洒落下来,使他们的脸庞在阳光的照映下显得更加耀眼。蓝天下,身着色彩鲜艳服装的少年们涌到街上,他们骑着的自行车上牵引着五彩的气球,穿过正在晨练的老人;穿过行走的人们与四合院前晒太阳的老人;穿过写字楼巨大的玻璃幕墙;穿过正在工作的人们的身边;穿过人群熙攘的城市广场与公园……到达了目的地,随着少年们倒计时声音的结束,五彩的气球飞上了天空,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仰头观看……渐渐地,飞向天空的气球慢慢汇聚,组成了一个奥运五环的标志……

  法国著名导演帕特利斯·勒孔特虽然以前从未来过北京,但他对北京的感情从他的言语中可以窥见一斑。“我对北京仰慕已久,曾无数次畅想有一天自己站在长城上是什么样的感受。北京的浪漫丝毫不逊于巴黎,所以我的电影将与莫奈浪漫派油画的风格一样,不执著于细节,而是充满对生活的想象,用这种与众不同的方法让更多没有到过北京的外国人从心底里唤起对北京的向往。”勒孔特“莫奈浪漫派油画的风格”如期在他执导的北京城市宣传片《北京印象》中得以展现。

  勒孔特被称为法国的奇才导演,更是深受法国人民尊崇的导演之一。他执导的《荒谬无稽》、《理发师的情人》、《火车上的男人》等影片的成功,印证了这位导演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特点。《北京印象》则是这位受人尊敬的导演,执导并亲自拍摄的他心目中的北京——

  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间的长城,紫气腾聚、如诗如画,诠释着中华民族内敛而平和的民族性格;神秘肃穆的天坛,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完美体现,人与天的沟通,仿佛因此而更加顺畅;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苑囿颐和园,在穿越了漫长而苍凉的历史后,依然芳华绝代,挥洒着无尽的魅力;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四通八达的宽广道路、新颖独特的奥运场馆以及在辉煌文化映衬下的城市景观,显露出北京勃勃的生机、和谐持续的无尽动力;舞蹈、音乐、杂技……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着他们的才华和灵感,给北京这座城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魅力;中国字画、陶瓷玉器、古玩珍品……每一种、每一件演绎的都是一段历史,讲述的都是一个故事;古香古色的胡同、四合院,设备完善的住宅区、人头攒动的商场……北京的魅力就在其间……

  参加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之前,英国著名导演达瑞恩·古德里奇对北京的认识仅限于两天的走马观花,对北京的感情则源于此次受邀参加“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

  出身体育运动员的古德里奇,在他的影视创作与他以往的体育生涯两条人生的轨迹中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节点——他在英国伦敦申请举办2012年奥运会宣传片的创作与拍摄中所表现的才能,使他不但协助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还使他成为许多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作为本次活动的受邀导演,古德里奇感受到了北京和北京人民对奥运的向往,他说:“北京是一座非常精彩的城市,既古典又现代,我在其中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因奥运而生的那些有力的细节,能看到人们对运动所呈现出的那种无限热情。因此,我将把北京和运动结合起来,拍摄一部以运动为主题的影片。因为体育是充满热情的,也是令人非常激动的,就像北京本身一样。”一部以“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为背景,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北京这座城市因奥运而生的那些有力的细节的影片——《信念的力量》诞生了。

  1908年,一位年轻记者在烛光下踌躇满志地写道:“中华民族什么时候可以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华民族什么时候能获得一个奥运冠军?中华民族什么时候能在自己的国土上举办一次奥运会?”1932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参赛,田径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比赛,但没有取得名次。1984年,中国派出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他们光荣地捧回了15枚金牌。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中国人民对在自己的家园举办一届奥运会已经期待了很久……2008年,中国将实现这个百年的奥运梦想——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回顾中华民族为圆奥运梦所走过的历程,不仅全体中国人民的各项素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强身健体”的理念渗透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人们在运动中强健着肌体,在运动中释放着活力。在世界上举办的各项赛事中,不仅都可以看到中国代表团的身影,还涌现出许多如邓亚萍、董炯、杨波等优秀运动员,他们为中国赢得了一次次的荣耀。在这些优秀运动员身后,还有许多新生的力量,体育馆训练中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个个坚定的眼神,一串串娴熟优美的动作……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就是中国的明天和希望,这座奥运之城的未来正担在他们肩上。百年奥运,留给人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传承,多彩跃动的影像更是记录了人类共同的回忆。2008年,全世界都在期待着,期待那奥运圣火在东方文明古国熊熊燃起的辉煌时刻,期待着北京带给世界的惊喜!

  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是“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受邀的惟一一位中国导演。这位深受中国的观众喜爱的电影导演,以他的《风云》、《无间道》、《头文字D》等作品,占据各类华语电影节的奖项,并成为影片票房保障,他的电影几乎代表了近十年以来香港电影的发展轨迹。

  刘伟强不但是一位导演,一位摄影师,还是一位美食家。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北京的美食更能留住观众。他说:“北京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她很有气派,可以看到和感受她悠长的历史文化,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北京的美食和北京的文化一样,汇聚了天地万物之灵气与品位,值得去欣赏和品尝,我希望能跟大家分享,让人们从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感受到北京的伟大与瑰丽,体验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于是,他将以讲述美食的《品味北京》作为他参加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所执导的北京城市宣传片的拍摄脚本;于是,在他的影片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在北京可以品尝到的各种菜品的制作方法——

  天——万物主宰。古语曾有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古代,皇帝被尊称为天子,而北京又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天子之都”,因而其御膳名满天下。天子御膳首推汇聚天下之精华的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流传到民间以后,就发展成为了今日的北京盛宴。另外,“天然”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最喜爱的天然饮品——茶,就是集聚天地之精华凝炼而成。地——万物之母。中国地大物博,山珍海味、时令蔬果应有尽有,而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不仅满、蒙、回、藏等各少数民族在此汇集和安居,世界各国文化也在此交融,各民族、各国纷纷将自己国家的特色美食带进北京,使北京形成了荟萃世界美食的独特文化,古、今、中、外,共冶一炉。人——万物之灵。不同国藉、派系的厨师云集北京,人才辈出,在这壮丽的饮食舞台上各显身手,在传统和基础上创造出不同的烹饪技术,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们制作出极具美味的菜肴。同时,中国还是礼义之邦,重情谊,乐分享。每逢喜庆节日,中国人都会宴请亲朋,共同分享天地美食。饮食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以外国人的视角来拍北京是“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的初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导演,在镜头中呈现的北京也将是多元化的,这有助于世界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观众感受真实的北京,也为北京的城市形象在世界上的推广增添了一条世界化的新渠道。这五部影片也将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展现给世界人民最客观、最真实的素材。

  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各国驻华使馆和部分影视机构给导演的邀请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活动组委会通过多种渠道,先后向30余位世界著名的导演发出正式邀请,此间,往来信件达500余封。充满真诚的邀请工作,令组委会在邀请到5位世界顶尖导演的同时, 使“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在世界著名的导演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不但对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对北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即使此次不能成行,也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来北京拍片。

  在导演拍摄过程中,活动组委会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包括许智宏、刘欢、马未都等10余名文化名人出任了活动顾问;包括张扬、田壮壮、蒋文丽等在内的演艺界名人参与了“导演校园行活动”,随同导演与北京大学生进行了亲密接触;包括天安门广场、天坛、颐和园、长城、鸟巢、首都博物馆、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在内的100多个单位为活动提供了拍摄场地;近300名(人次)摄制组人员在导演的指挥下参与了摄制工作;包括梁朝伟、周杰伦、袁立、姜武、邓亚萍、董炯等近30名国内著名演员和体育明星在影片中出演了角色;2800余名群众演员参与了宣传片的拍摄工作;包括民警和交警在内,共有1500余名工作人员协助完成拍摄的接待工作和秩序的维护工作……

  整个活动也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0余家媒体受邀参加活动组织的媒体见面会和各种采访活动;有50余家媒体受邀到拍摄现场采访或对导演进行专访,其中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伊朗通讯社等;有超过200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报道的篇数超过2000篇,搜集剪报的数额近200篇。

  宣传片拍摄完成后的播放联系,同样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意大利RAI国家电视台、法国国家电视台、伊朗国家电视台等将播出五部影片;伦敦中国电影节期间将播放五部影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希望在其航班上播放五部影片;中央电视台将在黄金时段多次播放五部影片……

  首映式后,五位导演的五部影片将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境内电视台;意大利RAI国家电视台、法国国家电视台、伊朗国家电视台等境外电视台;法国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班机;北京各大影院;北京城市电视、移动电视、地铁电视、城市大屏幕等;北京境外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播出。

分享

加入收藏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用其他账号登录:
请稍后,数据加载中...
查看全部0条评论 >
火热围观
潮机范儿

Copyright © 2007 - 北京沃德斯玛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发邮件给我们
京ICP证-070681号 京ICP备090812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320号